一名合格的软件需求分析人员最基本的职能是其需要上接业务,下接设计和技术,因此他需要具备业务和技术两个方面的能力。接下来,烟台软件开发就针对业务和技术两个方面带您了解合格的软件需求分析人员。
第一、业务的理解
在这个部分往往并不需要太多的IT背景和软件工程的知识,更多的是对业务的熟悉,对流程管理和分析方法的了解。具体表现为:顶层的流程建模和分析能力;底层的业务活动和规则清晰的描述能力。
在这里里面涉及到流程梳理和定义能力,业务单据和对象的抽取和定义能力,业务规则的清晰阐述能力,和流程配套的相关的岗位角色,交互等描述能力。
第二、掌握面向对象的用例分析和建模的方法
这个部分包含业务用例和系统用例分析和建模,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化的方式来定义和描述业务的方法。
包括从流程分析转入到用例,单个具体的用例分析和建模,每个用例详细的基本流,扩展流,业务规则,参与角色,界面原型,业务对象和对象属性等各个方面内容的描述,要知道我们做用例建模的目的是能够按用例驱动的核心,平滑的转入到架构设计中去,因此用例分析建模已经不是简单的描述现实世界的问题,已经涉及到业务或用户需求到系统需求的第一层抽象转换。
要做好这一点,分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IT和软件工程的技术背景。
没有技术背景很难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软件需求分析师,最多也就是一个业务需求分析师。
烟台软件开发指出当分析员进行用户需求调研后,往往收集到的都是一个个的用户需求点,而一个软件需求分析员要做的是最终将这些需求实现为一个完整的业务系统。这里面就涉及到业务模块的划分,模块间的分析,需求层面的复用能力分析,各种性能,可靠性,安全等非功能性需求。这些更加已经是一个完全的系统分析方面的内容,或者说软件需求已经会兼顾部分软件架构设计的内容,因此作为一个软件需求人员更加需要去了解业务组件化,服务化,软件模块集成,复用等方面的技术内容。也需要去了解涉及到UCD,交互设计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形成一个高质量的软件业务系统的重要输入。
一个优秀的软件需求人员既不应该因为具备技术和开发背景而导致在需求分析和建模中的各种程序员思维,也不应该完全抛弃技术单纯的去描述业务不管实现的难易度。软件需求人员衔接了最终用户和内部的设计开发,是两者之间重要的沟通和协同桥梁。
一个优秀的软件需求人员形成快速形式化描述和建模的方法,有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理解业务的能力。